皮膚病反覆發作好苦惱,中醫有新方法治療。「癢到好難睡...」70歲的江先生,不明原鑲嵌玻璃因背部皮膚搔癢已2年,皮膚乾燥、脫屑且有抓痕,搔癢狀況於夜晚加重,影響睡眠,使用西醫外擦藥狀況反覆,最後求助中醫治療,1天1包換膚方,搭配中藥柴胡疏肝散及平胃散做治療,於服藥1周後搔癢減輕,2周後已能安然入眠。
替該患者診治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根據105年健保統計,每10萬名患者,就有超過3萬名患者因為皮膚病就診,皮膚病雖不會立即致命,但卻會造成外觀上及日常生活中的困擾,因為搔癢會導致上課或是上班的不專心,以及晚上的睡眠品質變差。
他進一步說,相較於一般皮膚問題只用外擦藥治療,中醫認為皮膚的問題是從內而外造成,因此內服藥是治病之本,所以透過經驗總結研發出即飲包「換膚方」,尤其對於過敏所導致的皮膚問題有特殊療效。
謝旭東指出,此方源自古代治療皮膚疾病的消風散所化裁玻璃屏風而來,能在服藥後的1周產生效果,所需治療的療程則依據皮膚病嚴重的程度而定。
彩色鑲嵌玻璃使用的玻璃顏料一般為無機顏料(相對於農業生產體系顏料)特製的彩色玻璃。彩色玻璃上彩繪使用的顏料高品質的為無機顏料,無機顏料一般指經過高溫製成的(600攝氏度以上)金屬離子髮色的顏料,陶瓷色料就是無機顏料之一。無機顏料一般風吹日曬百年乃至千年不退色。但是無機顏料有一定的局限性,色彩不是很一體,繪畫也有一定的難度。得掌握一定的有經驗技巧,而且繪畫後需要燒製600度到850度左右的溫度。特點:製作麻煩,價格昂貴,但百年,千年不退色。 彩色鑲嵌玻璃上也有使用農業生產體系顏料彩繪的,或者簡便的直接打印。但這些一般都是農業生產體系材料製作的。農業生產體系顏料繪畫(或者打印)簡單,方便,色彩一體。室內可以5年左右不褪色,室外風吹日曬半年到1年即開始褪色。無需燒製,頂多200-300度短時間烘烤下。特點是:繪畫簡單,方便。無需燒製,價格低廉,圖案精美,1-5年就褪色。現今市場上的彩繪玻璃有兩種,一種是經過經過現代數碼科技輸出在膠片或PP紙上的彩色圖案畫的藝術品和平板玻璃經過來工業粘膠粘合而成,相映生輝,在達到美觀的同時起到強化防爆等功能,並廣泛用於居家移門(推拉門)等,同樣有透明,半透,不透之效果,圖案可即時訂製,尺寸、色彩、圖案可隨意搭配,安全而更顯個性不易雷同同時又製作迅速。其優點是簡單操作,價格便宜;缺點是容易掉色,時間保持不長久。
他也曾收治過玻璃隔間一名55歲蔡小姐,更年期後開始全身不定處發生搔癢感,抓後出現紅疹,隨即消退,西醫診斷為蕁麻疹,服用抗組織胺狀況時好時壞,予以換膚方1天1包,搭配中藥桂枝湯解表退疹,於服藥1周後搔癢感減少,1個月後已不需服用抗組織胺。
提供「換膚方」相關資訊如下:
(一)組成:荊芥、防風、知母、石膏、黃芩、生地、苦參根、蒼朮、甘草、藿香。
(二)功效:修復肌膚,汰舊換新。
(三)適應症:因各種皮膚疾病導致搔癢、斑疹、腫脹、脫屑、過敏等症狀。
(四)服用法:一天一至三包,將即飲包加上常溫的水,於餐後冷服。